近年来,资溪县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发,走“建管并重、综合治理”之路,全面实施“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工程,促进城乡共美、提升全民生态福祉。今年三月底,该县第五次入围全国“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大觉山获“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称号。
改善城乡环境面貌。该县在城区总体规划中,全面落实“纯净资溪”理念,把森林和景区“搬进”城市,大力实施“东延、西拓、南扩、北进”战略,拉开框架、完善配套、丰富内涵、凸显特色;加大城市环境整治力度,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珍稀化和畅通工程,着力解决城市“脏、乱、差、堵”等突出问题;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城镇转移、资金向城镇流动。至2017年,城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1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逾12平方米;绿色GDP占总产值的96%。
巩固造林绿化成果。该县加快构建具有资溪山区特色的绿化体系,扎实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目前境内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两侧宜林地段和宜林荒山基本绿化,县城达到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标准,50%的乡镇和村庄分别达到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庄创建标准。与此同时,大力实施森林生态走廊工程,对所有乡村公路、景区公路和泸溪河两岸进行绿化,打造森林生态景观带;在全县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风景区,建设“森林生态观景台”,作为考察、观赏等平台。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87.3%。
建设和谐秀美乡村。按照全域景区化的战略理念,该县大力实施“绿满资溪、花开百村”工程,积极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闲置地、荒坡荒地造林绿化、种植花卉,同时大力推进鹰瑞高速及挂线和景区通道沿线村庄的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建筑整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走廊。如今,行走在资溪县,犹如走进一幅秀美的山水风景画,令人心旷神怡。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该县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规划三条精品线路,建设十大重点景区,全力推进生态旅游建设。目前大觉山峡谷漂流已成为“江西风景独好”的重要内容,马头山原始森林入选“江西百景”,2017年该县共接待游客40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9亿元。同时,充分利用动植物资源和乡土特色产品,挖掘、传播和弘扬森林生态文化,开发建设了一批森林休闲度假基地、森林科普考察基地、森林影视拍摄基地等,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森林生态旅游中心。此外,依托“中国面包之乡”名片,加快推进大众绿色创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引导村民走出大山开展绿色创业。目前全县面包烘焙产业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烘焙产业年产值近百亿元。
打造养生度假基地。依托空气纯净、水质纯净等优势,该县科学编制了《资溪县“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以医疗资源支撑为主的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精心选取了狮子山养老基地、县医养中心以及资溪县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分别作为综合型、医养结合型及社区居家型养老重点项目,加快创建资溪生态养老品牌,打造国家级养生养老示范基地。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