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抚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江建民报道:近日,从刚刚闭幕的黎川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了解到:黎川县农业主导产业、现代农业获得新发展:黎米优质稻、中药材、抚州胭脂柚种植规模分别达到2.8万亩、1.5万亩和6000亩,黎米加工产业园、中药材大健康产业园、胭脂柚加工基地等项目扎实推进;烤烟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以来,黎川县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筑基础、增后劲、富口袋、聚合力,跑出了三农工作“加速度”,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成果丰硕的靓丽成绩单。
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全县水稻规模化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播种面积36.01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2.43万亩(早稻播种面积7.8万亩、中稻播种面积15.88万亩、晚稻播种面积8.75万亩),旱粮播种面积3.58万亩(红薯1.8万亩、大豆1.2万亩、玉米0.3万亩,其他0.28万亩)。50亩以上种植大户1100余户,优质稻种植种植面积达10.8万亩,实现订单种植面积3万亩。
特色种养不断优化。烤烟面积稳定在1.208万亩、商品蔬菜复种面积8.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5.98万亩、大牲畜存栏0.6万头、出栏0.22万头、生猪存栏4.7万头、出栏3.8万头、家禽存笼113万羽、出笼109万羽、食用菌种植1500万筒、白茶种植1万亩、蜜桔种植4万亩。在此基础上,规划落实了胭脂柚、设施蔬菜、特色水产业等高效优质产业发展,新增胭脂柚种植面积6000亩,达到1.2万亩,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000亩,达到1800亩。新增特种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达到9000亩。引进江西祥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鹿茸菇生产,建成了1个国际先进的工厂化标准化鹿茸菇生产企业,引领食用菌新发展。落实《江西省关于全推进生猪复产增养确保完成生猪产能恢复年度目标任务》精神,加快生猪产业的恢复发展,与江西(汉世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了建设1个养殖能繁母猪2.2万头,仔猪50万头,肉猪25万头以及年饲料加工能力30万吨的农业生产基地的合作意向。按照“一乡一业”产业格局,采取多渠道引导,创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通过优质稻、白茶、胭脂柚、洋芋粉丝、食用菌、水产养殖、豆角等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1600余户,户均增收2980元。
基础建设加速推进。一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了2019年度1.3万亩建设任务,涉及5个乡镇12个村,完成投资3900万元,已进行了竣工勘测和耕地质量等级评定,进行了竣工结算,完成单项工程验收,开展县级自验自评,申报市级全面验收。正在编制2020年度1.64万亩建设方案,落实建设地点,涉及8个乡镇19个村72个村小组,已完成了实地勘测,各项建设工作正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二是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开展了151个新农村点建设(其中省建点131个,自建点20个),涉及村组68个,农户6305户,惠及农民21099人。已完成建设点的平面测量,70个建设点完成规划设计,明确了建设内容,30个村点已上报发改委立项批复。
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制定印发了《黎川县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及《黎川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建立了“三级书记”抓落实的组织保障机制,层层落实了责任。抓住黎川县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契机,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大清扫、大整洁、大提升活动,全面清理了交通干道沿线、乡村旅游景点,加油站,集镇农贸市场、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行政村所在地、中心村(大村)等人员密集活动场所陈年垃圾。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600余吨,村内水塘132口,村内沟渠189.45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38.43吨,主要河流水域沿线81.7公里,治理脏乱道路97条118.85公里、清理铁路和公路交通沿线103.02公里。
同时,起草制定《进一步落实黎川县镇村环境长效管护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人居环境管护范围和任务标准及要求,探索建立了镇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实现“即建即管、即治即管、长治长结”的管护机制。
巡查监管取得突破。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和日常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对全县的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农民合作社等规模农产品生产主体开展定量检测100批次,定性检测1200批次,未发现不合格产品。大力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先后开展了3次专项执法行动,做到日常监管常态化,共动执法人员111人次,检查各类农资经销商79家,开展了渔政执法专项行动,拆除非法电鱼鱼排1条,渔网、地漏2副,非法电鱼工具2台;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好柑桔黄龙病以及草地贪夜蛾防控,抓好集中消毒灭源,发放消毒药品3吨。规范乡镇产地检疫和定点屠宰检疫工作,对定点屠宰场派驻了官方兽医开展检疫。开展新冠疫情期间的活禽检疫监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认真开展巡查监测及报告工作。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