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抚州头条客户端讯 艾超超、陈丽菁 记者张文强报道:近年来,抚州市林业局机关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支部全体党员学用结合,积极投身林业建设主战场,成绩斐然,累累硕果。2021年,出台《关于打造林长制升级版的指导意见》,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21年获批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国家级森林康养建设试点市,均属全省唯一。截至目前,该局获2020年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先进单位、2021年度全国绿化先进单位。2019、2020年连续两年获全省林长制目标考核、全省林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名,2021年获目标考核及综合考核第二名。
党建引领凝聚磅礴力量
集中学习汇聚强大合力。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讲求学习实效。自2021年以来,发放学习书目300余册,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100余次,讲授专题党课6次。此外,局机关党支部将学习者变为宣讲者,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植树护绿”“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等主题宣传活动,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
党性教育筑牢初心使命。坚持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有效做法,让光荣和使命、自信和信心引发党员共鸣。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前往金溪后龚等地开展现场革命传统教育,观看《建党伟业》《邓小平小道》等主旋律电影,举办“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等活动,不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动力。
乡村宣传践行执政为民。举办“送林业政策下乡服务”活动,编制、发放群众关切的林业政策宣传手册,深入乡村开展宣传,让百姓真正知晓政策、弄懂政策、享受政策。节假日期间,175名党员干部下乡镇开展13场宣讲专场活动,共计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预计受众约30万人。
业务创新汇聚发展合力
创新打造林长制升级版。出台《关于打造林长制升级版的指导意见》,健全总林长发令、林长巡林、部门协作、督查督办、林长对接等工作机制。采取5G网联无人机监测平台与林长制智慧平台融合的方式,打造全国标杆“数智森林”和提升“四打两防两监测”管理能力。创新打造升级版林长制改革“抚州样板”的经验做法在国家林草局《林长制简报》上刊发,全国26个省市考察团先后到抚州市考察学习林长制建设的“抚州经验”。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试点,2021年共移交林权纸质档案数量62.85万份,原林权登记MDB格式信息100.5万条;完成1:10000纸质图矢量化67.3万宗,林权登记数据按照不动产标准格式转换整理57.2万条、档案电子化71.5万份。
完善三产融合政策体系。鼓励林业企业申报森林产品认证,将林产品纳入赣抚农品公共区域品牌进行推广。实施“十百千”工程,打造毛竹、油茶、香精香料、校具等1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产业园;采取“企业+基地+林农”“合作社+林农”等模式,建设以林木、毛竹、中药材、油茶为主的100个原料林基地。
精准发力助推乡村振兴
建立集体林权收储平台。紧扣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目标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采取赎买、租赁、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集体林权收储平台,有效解决森林资源资产“变现难”的问题。目前,全市共建立11个收储平台,实现了森林收储面积29.8万亩。
开展林业绿色金融创新。探索开展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森林碳汇保险、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有效解决林业资源融资难的问题。目前,已完成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5600万元,碳汇林经济价值风险保障229万元,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91万元。
实施林业特色产业工程。积极实施林业“千万资源变千亿产值行动”,重点打造资溪毛竹、金溪香精香料、南城校具、黎川家具、乐安森林食品等五大林业特色产业园,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助推乡村振兴。目前,南城校具产业园总产值已达161.2亿元,销售量占全国同类产品总量的1/3,金溪县香料香精产业园综合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天然芳樟醇、天然樟脑粉产量占全球80%,居全球第一,拥有全球市场话语权;蓝桉系列、天然茴香产品占国内市场1/3以上份额。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