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抚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周卫刚报道:近年来,临川区罗针镇栎坪村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党员带动、党群共建的“党建+文明”移风易俗新模式,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小网格”发挥“大作用”。栎坪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发展理念,创新实行“合拍、合心、合力”与“奉献为先,服务为先,保障为先”的“三合三先”党建工作法,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自愿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在乡村治理、创建文明新村等行动中亮身份、践承诺、树形象、当先锋。同时,升级改造了党员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便民服务中心,打造了党建书屋、农家书屋,设立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岗等功能室,并进一步完善“党员+群众”网格化治理体系,将党员充实到各个网格当中,争当“政策宣讲员”“矛盾调解员”“文明劝导员”,形成“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事在格中”新管理格局,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的服务管理目标。
“小平台”撬动“大治理”。栎坪村党总支推行党群议事创新实践,结合全村90%以上村民都是“陈姓”的特点,建立起了“老陈说事”平台,围绕全村发展和民生福祉,以党组会、村民议事堂等为平台开展“老陈说事”,拓宽了民声诉求渠道,检验了党员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担当,形成了为民服务新模式。2022年,该村在持续抓好“全域无垃圾”工作的基础上,先后筹措资金100多万元,修建完成山前村环村水泥路面800米,万钟村环村水泥路面600米,12个自然村基本完成改水改厕,安装了门前湖护栏、健身器材,修建了凉亭、小广场,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小制度”引领“大风尚”。栎坪村党总支持续完善“三保一管”和“一约三会”制度,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群众自觉申报、组长监督上报,统一备案组织婚丧嫁娶事项,有效遏制了滥办酒席、低俗婚闹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近两年,共简办红白喜事40余起,还有一对新人参加了临川区举行的集体婚礼。同时,制作了精神文明宣传版墙,组织村腰鼓队开展政策宣讲、文艺演出、放红色电影、法律服务等活动,举办了“最美保洁员”“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评比活动,有效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特别是胡中兰家庭被临川区政府授予“最美家庭”称号后,在全村范围内形成了孝老爱亲、尊老爱幼、家庭邻里和睦新风尚。
“小经济”推动“大发展”。栎坪村党总支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将油菜种植作为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油、稻轮作”绿色高效的种植模式,积极探索“党建+村办公司+农户”模式,先后引进江西墨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西罗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昂展劳务有限公司,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截至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6.8万元。
如今在栎坪,封建迷信、奢侈浪费的陋习少了,崇尚科学、厉行节约的新事多了;遇事搞攀比、讲排场、比阔气的少了,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理念的多了,一股股新风正气升腾而起,汇聚起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下一步,栎坪村将以务实的姿态、奋发有为的激情担当,擦亮罗针党建新名片,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努力书写共富共美栎坪新篇章。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