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抚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吴维纲报道:近年来,黎川县厚村乡厚村村以党建为引领,聚力强村富民,大力推动秀美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和村民增收致富。这个昔日贫困落后的村庄,旧貌换新颜,展现出了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蓬勃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气象,谱写了强村富民新篇章。
每天清晨,当漫步在厚村村的滨河新区,只见清澈的资福河水缓缓流过,河岸边柳树成行,微风拂面,眼前一排排崭新的居民楼拔地而起。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夹杂着菜地和随意搭建民房的空闲地,为了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彻底改变脏乱差的落后面貌,该村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高规划建设滨河新区。新区规划面积约52亩,一纵一横两条主干道,分别宽11米和7米,道路两侧种植了桂花树等树木,铺设了人行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线路全部下地,雨水污水分流,还建有新区文化广场、感恩长廊、演出戏台、帮扶工厂、农贸市场、中心小学、农商银行等公共设施。新区文化广场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建有拱桥、城墙、假山、走廊等,是群众休闲的一个好去处。如今,建成的滨河新区不仅功能齐全,而且境优雅而整洁,绿水青山环绕,展现了一幅秀美乡村的崭新画卷。
环境好了,村庄美了,村民居住条件改善了,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是摆在厚村村党支部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该村党支部通过村公司统一流转闲置土地500亩,推进早稻种植规模化,选用田间管理经验丰富的村组干部负责农田管理和运营,年底收益的一半作为村集体收入,另外一半用于村民股东分红。同时,由村公司创办的吉禾农业合作社购进翻耕机,为村民提供托管农事服务,解决了无劳力、无技术等耕种难题,既方便了村民,每年也可为村集体收入增加2万元;把烤烟生产作为传统“短平快”的增收产业来抓,由村干部和党员带头种植,村民以土地、资金及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参与分红,去年种植烤烟380亩,产值15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0多万元。此外,该村还通过毛竹加工服务、厂房出租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该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通过“三请三回”活动,引进的乡贤企业——抚州市富瑞祥服装有限公司,采取“合作服务型”的发展模式,以厚村村党支部为“红绳”,拧紧与企业联结纽带,带动百余群众就业,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这些年厚村村党建引领和乡村振兴建设,村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我返乡创业带来了信心和勇气,现在我不仅在村里栽种了香榧和油茶,每年还种植水稻和烤烟200多亩,一年收入可达30多万元。”该村返乡创业新农人季新华高兴地说道。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