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抚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陈国锋报道:进入临川区桐源乡郑坊村,一排排精美楼房,错落有致;一个个房前屋后庭院,花开鲜艳……近年来,郑坊村从“旧到新”的美丽蝶变,得益于该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红”强基,领航发展“主引擎”
郑坊村致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推动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将党组织镶嵌入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工作中,使党建“主心骨”位置更加凸显。推进“领雁工程”,选优配强了村“两委”成员,主动选拔优秀乡贤周星太为村党总支书记。高质量、高标准新建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主窗口”作用。设置了党员先锋岗,规划了党员示范路,开展“亮身份,践承诺”活动,不定期开展“党课开讲啦”“书记夜话”等活动,逐步形成“支部定大盘、干部作表率、党员当尖兵”的工作格局。
“生态绿”塑形,美化宜居“新乡村”
始终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危旧房拆除过程中,党员纷纷主动拆除自家的土坯危房,2023年以来共拆除危旧房屋31栋、公共旱厕4座,拆除面积达4109平方米,同时新建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面子”更亮了,“里子”更实了,乡村振兴成色更足了。对赤山自然村实施整村建设提升行动,按照高标准打造宜居美村样板,如今的赤山村树木葱郁,道路整洁,村里的休闲广场干净敞亮,一排排的农家院错落有致。长期在外的村民周长太颇有感触:“家里变化太大了,新修了休闲广场,道路更干净了,路灯更多了,村庄更美了,心情也更加舒畅了。”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注重垃圾分类宣传,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站,通过党员带头和积分奖励机制推动垃圾分类落到实处,打造了全区农村垃圾分类样板。
“产业金”赋能,开启共富“新篇章”
郑坊村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盘活村庄现有资源,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目前,马步奇电子厂、昊天建材公司、大棚设施蔬菜产业、苗木基地等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000余人次,带动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余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双赢共进。同时,郑坊村坚持共享发展理论,充分释放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大力建设村庄“民生工程” ,新建了休息广场、水塘休息亭,改善了村内道路,清理了水塘污水,增添了多盏路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