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阳光洒在临川区龙溪镇梅溪茶场的茶山上,嫩绿的茶芽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茶香,4名采茶师傅手持电动采茶机穿行垄间,高频振动的采摘头精准掠过茶树冠层,嫩绿的茶芽如细雨般落入连接机器的集叶袋。对于机器难以“照顾”到的地方,采茶工则腰间挎着竹篓,手指在茶树间轻盈翻飞,一捻一提,鲜嫩的茶芽便落入篮中。采茶工大多是附近村庄的村民,趁着农闲时节来茶场务工,既照顾家庭又增加收入。
梅溪茶场始建于1975年,是临川区最早的茶场之一,茶园面积200余亩,主要培育安溪白茶、龙井43号、浙农117号等优质品种。茶场采用“基地+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不仅让村集体增收,还带动周边30余名村民就业。新鲜的茶青下树后,便立即被送入茶厂加工,经过摊晾、杀青、提香等工序,制成的各类茶品深受市场青睐。茶场负责人张和兴表示,茶厂一年销售额近120万元,真正让“绿叶子”变成村民致富的“金叶子”。
在茶场另一侧的缓坡上,几名工人正弯腰忙碌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龙井43号茶苗栽入新翻的土壤中。“这是我们最近扩种的新品种,芽头更饱满。”张和兴介绍道。不远处,几个村民正在给成龄茶树追施有机肥,茶场里处处洋溢着忙碌与希望。
“乡村要振兴,就要发展多种特色产业。”龙溪镇镇长吴宁宁表示,该镇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引进适合龙溪发展的新产业,大棚早熟西瓜便是其中之一。
据介绍,万家西瓜大棚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栽种高品质西瓜,这种西瓜不仅个头均匀、甜度高,而且产量稳定。基地经常雇佣周边村民参与种植、管护和采收,农忙时节每日用工量可达40人,有效带动村民就近就业。村民邹爱英说:“在这里干活离家近,一天能赚100元,还能学到科学的种植技术。”西瓜产业不仅让村民鼓了腰包,还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万家西瓜大棚实现产销一体化,产品远销省内外市场。
“我们还发展了瓜蒌子、灯芯草等10余项特色产业,有效带动乡村发展和村民致富。”龙溪镇党委书记朱敏辉说,该镇将延长产业链条,让更多村民增收。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