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张文强报道:碧水润绿城,生态惠民生。2025年以来,抚州市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化汛期管控、突出项目引领、深化安全保障、加强源头监管,奋力推动碧水提升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
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建立汛期水质防控机制,推动汛期水污染风险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置。组织开展汛期水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累计发现城乡面源问题42个,并建立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推动问题整改。集中力量对水质不稳定断面开展专项技术帮扶,摸清污染突出区域,评估水质恶化原因,累计形成专项分析报告7份,针对性开展靶向治理。
聚焦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工程抓治理,促进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提升。推进南城官庙水、金溪双陈河、乐安公溪河等开展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推进省界及市级河流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涉重河流等敏感区域建设重金属水质自动监测站(微站),强化水体重金属监测和预警。申报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14个,申请中央资金2.63亿元,目前已通过省级审核并提交国家复审。争取中央地表水污染防治资金1.38亿元,引导地方实施水污染防治项目共6个,为助推水环境质量改善注入强劲动力。
持续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指导属地编制水源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督促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乡镇级水源地保护区划定3个,全市累计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40个,为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20个县级及以上水源地环境状况等级均为优秀,120个乡镇级及以下水源地调查评估结果全部达标。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深化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污染治理,狠抓污染源头减排和环境监管。持续开展开发区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化工园区“一企一管”建设,排查并整改完成整改问题75个。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共排查入河排污口471个,并建立了入河排污口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溯源和整治比例达到序时目标任务。
据统计,今年1至5月,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13个国考断面、28个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继续保持“双100%”,20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位列全省第三,县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一。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